• 微信
  • |
规划计划
一网搜
发布时间:2022-08-09 07:58:00 来源:
收藏
洮南市人民政府中国体育彩票app印发洮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洮政发〔2022〕1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各局、场、办,街道办事处:
  《洮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2022年第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洮南市人民政府

2022年8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洮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体育强省和健康吉林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吉林省人民政府中国体育彩票app印发吉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吉政发〔2021〕26号)部署,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化科学健身内涵,扩大健身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全民健身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助力洮南全面振兴以及建设健康洮南、魅力洮南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民健身氛围更为浓厚,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建成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服务体系,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鼓励和支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师生有序开放。
  三、主要任务
  (一)补齐短板,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1.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合理布局体育场馆设施,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大力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落实居住区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用地标准,不断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增量资源,丰富有效供给。充分挖掘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废旧厂房、老旧建筑、屋顶、高架桥下、河道湖泊沿岸、学校体育场地等空间,建设或改造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社会足球场、冰雪运动场等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到2025年,全市建设1个以上智能健身场馆、5个以上第二代健身路径、3个体育公园、3条以上健身步道、20个以上笼式足球场、2个以上轮滑场、2个以上可移动自然冰场,5个5000平方米多功能运动场。
  2.优化健身设施运营管理方式。强化公共体育场馆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功能,统筹考虑应急避难场所的交通、供水、供电、排污、医疗、物资储备等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场馆使用效率。探索建立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健身提供便利条件,提升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设施综合利用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运营,引导民建民营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3.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制定科学健身活动指南,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探索推进“健康小屋”建设,打造体质监测、运动健康服务及科学健身指导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健身与健康指导服务水平,完善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增强国民体质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等级结构,注重技能水平提升,大幅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健身指导能力。
  (二)创建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1.打造品牌健身赛事。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赛事项目,举办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鼓励各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结合各自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开展有特色的、传统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打造具有地方及行业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2.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赛事发展。运用现代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探索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形式。将传统赛事活动与线上赛事活动结合,打破传统线下竞赛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拓宽覆盖各类人群,形成全民健身线上与线下互动新业态、新模式。
  3.推广特色健身项目。继续开展一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特色的“爽动盛夏”夏季系列和“乐动冰雪”冬季系列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打造国家级迷你马拉松品牌赛事,持续提升大众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赛事影响力。推广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形成群众体育赛事多元化办赛主体,进一步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三)科技赋能,提高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水平。
  1.推进全民健身数字化建设。坚持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依托各媒体、网络等基础建设,加强智慧体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推动中小型全民健身场馆、大型体育场馆和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场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推进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全民健身“一站式”服务应用,实现智能健身场馆、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路径等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提高群众体育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基本实现线下活动、线上服务、线上统计、线上评价的全民健身闭环服务能力。
  2.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创建全民健身智慧服务“一张网”,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智慧化场景体验的覆盖率。推进互联网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健身教学、体育服务和赛事体验的“云服务”。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培育在线健身、体育直播平台等体育新业态,使网络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新平台,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
  (四)深化融合,加快构建全民健身跨领域协同发展。
  1.促进体旅融合。构建体育旅游产业体系。着力发展“互联网+体育旅游”,打造兼具体育、旅游和文化特色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风情类特色小镇等建设发展,增加体育设施、丰富体育内容,拓展水上、山地户外、冰雪等时尚运动项目,形成一批体现体旅融合特色的“网红”打卡地。推动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发展,积极举办形式丰富、参与体验性强的体育活动,打造具有地域、体育和文化特色的体育旅游活动。丰富高品质特色体育旅游消费供给。依托敖牛山、老道沟、昂岱山、创业水库、群昌水库、四海湖、西郊公园、锦湖公园等旅游资源,系统谋划冰雪旅游、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大融合愿景,助力体育消费实现规模增长。将冰雪旅游景区建设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一批冰雪特色小镇,培育一批冰雪体育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推动洮南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2.深化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健全支持学校体育课和课余训练办法,帮助每个青少年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发挥青少年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分学段的体育赛事体系。推进体育竞赛制度改革,建立青少年竞赛体系与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做好赛事的衔接与整合。全面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积极构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支持体系,激发社会与市场活力,大力扶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发展。 
  3.推动体卫融合。落实吉林省《中国体育彩票app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意见》专项规划,加大健身与健康领域改革力度,完善运动健康智能数据采集系统,逐步建立体卫融合健康服务站点。深化体医融合,统筹整合体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构建运动伤病预防、治疗与急救体系,推进体医深度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健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社区、养老机构等建立体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运动健康服务机制,推广集科学健身、心理调适、运动营养及伤病防护为一体的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促进群众身心健康。
  (五)释放需求,激发全民健身消费潜力。
  1.推动体育消费提档升级。满足大众运动健身需求,促进新型运动健身消费,提供综合健身信息服务,实现由被动接受服务健身群体向主动参与全民健身服务消费者转变,由传统的“要健身”向“想健身”转变。发挥地域优势,培育冰雪运动人群,拉动冰雪体育消费。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消费,与体育产业企业、公益体育场馆联动,对广大群众运动健身消费活动进行补助,鼓励体育消费意愿,促进体育产业企业快速发展,活跃市场氛围。
  2.构建体育传媒服务新格局。培育体育传媒服务新业态,支持利用各类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流,增加体育消费体验。推动线上线下体育消费活动融合,创新体育消费新模式,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鼓励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促进体育消费,鼓励开发健身产品、提供体育培训服务,增强体育消费粘性,激活健身培训市场。
  3.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完善健身消费支持政策,通过举办“健身运动产品展示与交易”“健身运动比赛与展演”“全民健身消费节”等多种方式促进体育消费。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数字化,提高体验消费品质。积极培育体育保险市场,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及不同人群,开发场地责任险种、运动意外伤害险种等多样化保险产品。充分挖掘学校、机关等健身实施开放潜力,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托管运营。
  (六)共享共建,培育全民健身多元主体。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优化市场环境,完善相关规划和资金投入等鼓励扶持政策,形成吸引全社会参与的制度环境。加快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体育用品、体育服务、场馆建筑等行业发展。充分调动各方资本力量,形成多元融资、筹资格局,促进各类体育健身组织健康发展,推进体育健身组织市场化。落实完善体育行业涉及的税费、工商、土地、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等方面优惠政策,完善扶持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七)完善标准,推进全民健身标准化建设。
  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行运动水平等级评定制度。根据不同项目、年龄段特点,培养健身技能,增强体育消费粘性,激活健身培训市场。推动体育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结合人口规模、群众需求、经济发展等实际,多措并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制定公共体育场馆基本服务规范,以及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评价标准,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正规化、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全民运动健身特色乡(镇、街道)和特色村(社区)创建工作。
  (八)推进改革,健全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推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体育组织发展,规范人群、单项、网络体育组织,培育发展“草根”体育组织。充分发挥好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综合性、枢纽性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突出发展和重点培育群众广泛参与的单项和综合性体育社会组织,提升体育社会组织服务水平,形成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推进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能力和承载力,有效推进全民健身和冰雪运动全覆盖。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建立保障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动将全民健身融入“体育强省”“健康吉林”战略,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加大全民健身资金投入。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加大全民健身的财政投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机构、个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资助捐赠,落实现有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相关政策。
  (三)建立全民健身评价激励机制。将全民健身评价指标纳入健康洮南保障体系,将全民健身活动情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的内容。继续完善全民健身统计制度,做好体育场地普查、国民体质监测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分析,结合卫健部门的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等,推进全民健身科学评价。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和活动等的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运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对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四)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培训建设。不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健身的人群参与到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来,充实和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力量。
  (五)健全全民健身法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全民健身法制建设,将全民健身相关产业与消费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d879b58f41ff5171506f2c0153b2031b_red.png

版权公告 本网站所刊登的洮南市人民政府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材料均为洮南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主办单位:洮南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洮南市政务服务局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10038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88102000010  网站标识2208810008  联系电话:0436-6335202 网站地图